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建之窗 > 中心组学习

优化检测认证服务供给,助推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五次集中(扩大)学习资料

来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06-08 14:59 浏览次数:1

优化检测认证服务供给

助推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赵奇志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企业质量效率提升的基础,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市培育发展7大千亿产业,不仅要从产业本身出发补齐短板,还要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支撑作用,助推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和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放开,我市检测认证活动蓬勃开展,在服务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0年3月,我市检验检测机构共145家,其中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81家;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65家,有效3C认证证书299张,全省第六;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845家,获得有效证书1898张,全省第三;通过工业产品认证的企业40家,有效证书268张,证书数全省第四。但也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1、检验检测与产业融合不够、服务供给不足。事业单位类检测机构服务产业意识不强,检测项目与产业发展对接不紧,争取支持和投入不够,一些骨干检测机构缺少相应设备、人才和资质,检测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例如:油品化工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但最重要的抗爆性指标检验能力缺失;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新兴产业,项目检测检验能力目前基本空白。企业只能舍近求远,向外寻求服务。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生产企业的服务供给也明显不足,全市81家第三方机构主要集中在机动车检验、建工建材、环境保护、司法鉴定、公安刑事技术等领域,服务生产企业、服务产业集群的能力还有较大差距。

2、科研支撑能力不强。受机构编制、薪酬待遇、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检测经费保障等因素制约,检测机构科研实力较弱,检测局限于依据现行质量标准,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研究能力不足,通过检测发现问题、识别风险、预警风险、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检测机构内部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技术资源和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转化应用,支撑企业创新的能力不强。

3、认证市场乱象多。由于县区一级认证监管机构不全、人员不足,认证监管工作难以到位,认证市场鱼目混珠,较普遍存在未经批准非法开展认证活动、买证卖证、关键认证环节走过场,还有部分认证人员收红包、索取不合理差旅食宿费用等严重影响认证公信力问题。

4、认证体系与实际管理“两张皮”。企业对认证工作的作用认识不够,往往出于招投标或特定市场需要开展认证,为认证而认证,认证没有真正起到提高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的目的。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等防护用品进入欧洲市场必须要通过欧盟的“CE”认证,许多企业明知正常培育认证短时间里根本无法取得认证的情况下找中介出高价买证,导致假证泛滥。

二、意见建议

1、推进检验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依托市场监管部门直属的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线下线上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一站式服务窗口(平台)。让有检测认证需求的企业在平台内选择服务,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和能力,提供认证咨询,加强质量把关,避免企业检测认证无门或“病急乱投医”现象,将检测认证行为从开始阶段就置于监管部门监督之中。

2、促进检测机构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现有检测机构深入整合,加大检测机构经费投入,推动建设以农业、市监、建设、医疗等事业单位检测机构为主体,社会检测机构为补充的检测机构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岳阳特色检验检测产业园,鼓励创建有地方特色产业的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平台,引进有实力优秀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引导检测机构按照市场需求,优化业务结构和资源配置,增加满足中高端需求供给,提升服务产业的检测能力。

3、探索建立检测认证市场信用体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严格能力考核,规范行为,推进检测机构及其关键岗位人员的信用等级建设,对出现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人员实行资质三年禁入、禁用。严格落实属地部门监管责任,加强认证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深入开展“认证乱象”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认证机构未经批准开展认证活动、认证记录与实际不符、审核员擅自减少现场审核时间甚至不到现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4、优化认证服务运作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园区推动的认证服务机制,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引进优秀的专业认证机构开发适合岳阳特色的认证产品,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