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岳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司法局制定《市本级行政执法领域涉企“乱检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涉企行政检查中“无计划检查、重复检查、程序违规”等突出问题,按照“无计划不检、无违规免检、有举报立检”的理念,提出明确举措,旨在全面纠治“乱检查”现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聚焦“谁来查”,互补互认,厘清检查边界。《方案》明确行政检查实施主体权限,严禁未取得执法证件的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人员实施行政检查。推行“检查结果互认”,要求各级执法机关对同一检查对象同一经营场所就同一检查事项的现场行政检查结果,原则上在一个月内互认复用,避免重复检查。同时,涉企行政检查以属地管辖为原则,严禁违规实施异地检查;严格遵守异地检查协助和备案制度,从源头杜绝多头执法。
聚焦“查什么”,分级分类,实施精准监管。《方案》提出动态调整“两库三清单”,要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建立并完善行政检查对象库和行政检查事项库,对市场主体行政检查事项实施分类管理,根据事项风险程度厘清重点监管事项清单、“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推行检查熔断机制,同一部门对同一企业同类事项检查,半年内不得重复启动。
聚焦“怎么查”,创新机制,优化检查流程。《方案》要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梳理各领域监管风险点和行政检查要点,行政检查优先运用非现场方式开展,实施现场行政检查要全面应用“湖南营商码”进行扫码登记,未登记的企业可拒绝检查,切实推动现场行政检查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进一步扩大随机抽查方式的运用,鼓励在跨部门联合检查中推广应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
聚焦“出实效”,监督问责,畅通投诉渠道。《方案》配套《涉企行政检查负面清单(2025版)》,重点整治无依据检查、多头重复检查、程序不规范、扩大化检查、结果处置违规、变相干扰企业等六方面突出问题。将设立“涉企行政检查举报专线”,建立“红黄牌”警示制度,对违规检查单位挂牌督办,整改不力者约谈负责人。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和“七大攻坚”之一的“环境优化提升攻坚”内容,倒逼执法规范。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部门协同,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既紧盯具体问题,推动整治举措落实,又放眼长远,推动长效机制落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检查更有度、服务更有温、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