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这次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提供了目标指向和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意见》精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全局,放到市场监管大局中思考谋划。健全体制机制,落实监管职责,满足群众的期盼,顺应发展的要求,应对形势的挑战,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更专、更优。
一、牢牢把握岳阳实际,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我市是农业大市,也是食品产业大市。据统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44.6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59.9万亩,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155万亩。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我市食品工业壮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全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8万余户,其中食品生产获证企业80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480家,食品经营单位46530多家,农贸市场187个。形成了以蔬菜、鱼制品加工为主的君山区洞庭湖绿色食品产业园;以调味品、茶叶、藠头加工为主的湘阴县洋沙湖食品工业园;以芥菜、豆角、榨菜加工为主的华容县插旗蔬菜工业园;以方便食品、豆制品、油茶加工为主的平江县食品工业园。全市食品产业的产值已超过1000亿,食品生产获证企业数和产业总产值均居全省第二位,食品产业成为我市第二大支柱产业。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民心问题,群众高度关心,社会高度关注,政府高度重视。走进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美好期待与时俱进。近年来,通过我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全市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是源头风险。环境污染导致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超标等问题日益凸显,农兽药残留超标、过量使用添加剂等问题突出。如大米重金属镉超标,酱腌菜二氧化硫超标,风味鱼制品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湘式挤压糕点(辣条)菌落总数超标,豆制品微生物超标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过程风险。目前全市食品工业总值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产业规模扩张快,但产业素质不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较弱,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如在生产过程洁净度控制,食品添加剂合规使用,出厂检验把控等方面仍需加强。
三是潜在风险。新技术、新原料、新品种层出不穷,网络销售、网上订餐和私房菜馆等新业态带来新的挑战。农村、城镇周边的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等“三小”问题监管难度大,一些潜在风险游离于监管之外。
四是舆情风险。食品安全公众高度关注、异常敏感,燃点低、触点多,信息发布不可控、信息传播不能控、社会影响不好控的问题突出。前不久的“3.15晚会辣条事件”,媒体报道后,舆情迅速发酵升温,持续炒作,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平江县辣条生产企业全部停产整顿,对县食药工商质监局主要负责人、相关责任人和属地乡镇相关责任人等14名干部予以了问责,这次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四个最严”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为统领,加快建立食品安全领域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持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决执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压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署推动、部门依法监管、行业诚信自律、社会各方协同、公众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二是坚持从严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模式,严字当头,效能为先,常管常严。从法定职责、工作对象、风险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落实等五个方面制定监管清单,明确监管责任,实现重点食品监管全链条、全时效、全覆盖。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频次,严把原材料采购关、生产操作关、产品储存关和出厂检验关,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推进智慧监管,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等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视频监控。继续推进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校园食品安全“护苗”行动。坚持全面排查和严格整治相结合、企业自查和监督检查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部门指导相结合,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是坚持严格执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治重点,以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伪造生产日期、食品广告虚假宣传等为重点问题,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商场及连锁超市、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区域,以豆制品、酱腌菜、风味鱼制品、乳制品、食用油及保健食品、酒类等为重点品种,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采取明察暗访、检验检测、投诉举报等手段大力排查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各类行业共性隐患问题。及时全面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力震慑。
四是坚持示范引领。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产业园区、示范区县(市)、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店建设活动。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统一制定示范创建标准,量化考评指标,健全示范创建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督促指导,培育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示范创建覆盖面,切实发挥示范创建工程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确保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当前我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进入纵深推进阶段,食品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忽视,时刻也不能停歇。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扎实做好新时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动我市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为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