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知识产权

岳阳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简报2017年第8期

岳阳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简报2017年第8期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17-08-31 15:25 浏览次数:1

严查不合格食品 把住“舌尖上的安全”

8月7日上午,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召开,副市长李为出席。

座谈会上, 与会代表就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建言献策、畅所欲言。今年来,全市食药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落实网格巡查责任制,共出动执法人员16772人次,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38975家次,收缴不合格食品5603公斤,有力保障了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活动的食品安全。坚持问题导向,先后开展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通过检查,共关停8家,立案查处8家,停产整改11家,限期整改28家。

李为指出,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当前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市场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有的县区基层机构体系还未完全建立、执法能力还较为薄弱、执法水平还有待提高,监管工作不能松懈。他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党政同责要明,标准建设要优,执法力度要大,惩处机制要硬,共治氛围要浓,能力建设要强,考评问责要严。

 

岳阳县“利剑”出鞘 端掉一“毒豆芽”生产窝点

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利剑行动”,践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严惩食品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期,岳阳县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打击涉毒涉害“豆芽菜”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中,执法部门一举端掉一个“毒豆芽”生产黑窝点,当地群众拍手称好。

日前,岳阳县食药工质监管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各类市场、超市和食品批发集散地等重点区域展开了涉毒涉害“豆芽菜”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分组分队、分片分区,对全县“豆芽菜”摊点展开了拉网式、全覆盖、“巡警式”摸底检查。执法人员每天凌晨3点左右即蹲守在“豆芽菜”销售摊点附近,以收集证据,锁定对象,摸清供货人姓名,具体住址等重要信息;白天,走进果货点附近相关群众,调查取证。最终,发现岳阳县城关镇卫农村宋某“豆芽菜”小作坊有重大涉嫌生产、销售“毒豆芽菜”情况。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外围取证,案情逐渐浮出水面。岳阳县食药工质监管局执法大队立即启动重大案情侦破应急预案,成立了专案执法办案行动小组,联合当地公安、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执法。对城关镇卫农村宋某“豆芽菜”小作坊展开了突击检查,现场发现,该小作坊内有成品黄豆芽10公斤;绿豆芽12.5公斤;水产养殖专用漂白粉4袋,约40公斤;PR.2型强力消毒净96包,约960克;消毒颗粒(无任何标识)84包;溴氯海因(无任何标识)1桶;硫磺(无任何标识)1桶;高锰酸钾(用复方丹参片塑料瓶装)数瓶。执法人员对上述物品进行了现场查封扣押,同时,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书,并立即展开了调查取证。

经过突审,涉案人员宋某意识到自己违法生产销售行为的严重性。据嫌疑人交待,自2017年3月起至7月期间,其利用自己住所隐蔽性好,利于躲避执法检查的优势,从事“毒豆芽菜”制作加工,制作过程中采用添加非食用性漂白粉、工业用高锰酸钾等化学物质对原材料、培育器皿进行浸泡、消毒。将培育好的黄、绿豆芽菜销往城区各类集贸市场、超市等人流密集、消费量大的重点区域。据悉,该“毒豆芽菜”由于使用了非食用性化学物质,具有不腐烂、保质期长、成本低等特点,而非法添加一经人体吸入、食入或者经皮吸收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个月来,该非法“黑窝点”共制作加工“毒豆芽菜”1300多公斤。

由于案情涉及面广,危害严重,岳阳县食药工质监管局将该案移交至岳阳县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该生产销售行为已构成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嫌疑人进行了行政拘留五天的处分。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深挖之中。

 

市质监局开展幼儿园纤维制品质量专项检查

市质监局纤检局日前组织对市区幼儿园纤维制品进行集中专项检查。工作人员深入市区各幼儿园,重点对絮用纤维制品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对幼儿园园服、床上用品进行抽样送检,并督促各幼儿园建立并严格执行纤维制品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记录制度。目前,共检查幼儿园20余家,抽查园服、床上用品122批次。

据了解,从9月份开始,该局将对纤维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学校、宾馆酒店、医院等经济性服务或公益活动中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原料进货验收、产品标识、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登记等情况,抽查重点产品,严格查处使用禁用原料加工和生产加工不合格纤维制品黑窝点。

 

市质监局召开规范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会议

8月15日,市质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杨建良主持召开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会议,部署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各县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分管局长、监督股长及市局监督科、稽查局、质检所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局监督科有关负责人就下发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后处理流程进行了宣贯和解读,结合实际案例,对规避监督抽查和后处理工作风险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就下半年产品质量监督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杨建良强调,全市系统要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不合格后处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流程,强化信息互通。要按程序按要求做好抽样、留样和后处理工作,严格规范行为,合理规避风险,发挥监督抽查工作对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促进企业整改提高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