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数据

岳阳工商12315工作简报总第(84)期

来源:岳阳市工商局 发布时间:2015-10-20 17:14 浏览次数:1

岳阳工商12315工作简报

2015年第(10)期    总第(84)期

【数据分析】

一、总体情况

9月份(8月26日至9月25日)全市12315申诉举报信息系统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402件。其中接受消费者咨询995件,占受理总量的70.97%;受理投诉366件,占受理总量26.11%,已办结293件,办结率为80.05%,调解成功163件,调解成功率为44.54%;受理群众举报41件,占受理总量2.92%,已办结27件,办结率为65.85%。检举8件,建议2件,其他30件,办结5件。另外,12345热线转办72件,已办结6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68万元。

二、咨询情况

9月份全市12315信息系统共接受消费者咨询995件,排名前五位具体见下表:

咨询

序号

消费性质分类

消费类型分类

咨询问题

咨询量(件)

咨询问题

咨询量(件)

1

售后服务

52

家用电器

14

2

合同

21

通讯产品

8

3

其他

5

装修建材

6

4

质量

2

服装、鞋帽

4

5

传销

1

家居用品

4

三、投诉举报情况

(1)投诉基本情况

本月共受理投诉366件,其中商品类191件,服务类175件,分别占投诉总量的52.19%、47.81%。商品、服务投诉前五位分布情况详见下表:

类别

受理量(件)

占商品/服务比

商品类

交通工具

31

16.23%

家用电器

27

14.14%

通讯产品

26

13.61%

服装鞋帽

21

10.99%

其他商品

19

9.95%

服务类

电信服务

63

36.00%

互联网服务 

27

15.43%

销售服务

20

11.43%

其他服务

18

10.29%

餐饮和住宿服务

10

5.71%

(2)举报基本情况

本月共受理举报41件,其中商品类18件,主要是食品、保健品等;服务类23件,主要是餐饮和住宿服务、销售服务等。

四、投诉举报热点分析

1、电信服务投诉仍然占据首位,本月涉及电信服务投诉63件,较之上月多出了11件,虽然上月的电信光纤升级问题在本月仍有体现,但变得不再主流,问题也趋于多元化,主要由合约机方面的纠纷、电信服务提供者擅自订购服务、网络信号故障等问题构成,其中主要应引起警惕的是移动等公司擅自开通收费服务,“偷扣”消费者话费这一问题。在本月这一类投诉发生较多,但现在主要是见于投诉类,窃以为,当以具案入之,对此种行为严惩不贷,以观后效。

2、本月交通工具类投诉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其中大部分投诉为汽车及其零部件类投诉,主要见于各类合同违约、订定金问题、以旧充新问题,现今人们法律意识加强,开始关注合同问题,但在实际消费过程中却仍然可能被有心人欺诈,我部门曾接投诉某4S店销售人员与消费者熟络感情后,讹诈消费者交付订金,事前百般哀求,只为充作业绩,事后定当返还,然而事后却翻脸不认人,我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取证后,责令4S及时改正此类行为,退还消费者订金。曾有消费者反映新买的汽车,因签收时未仔细观察,事后发现保养时发现此乃旧车一辆,车主亦非其本人,然而商家拒不承认,只推说操作失误,我部门接到投诉后立即进行调查,调查取证后要求被诉方更换新车。

【典型案例】

案例1:电信懈怠起争端 工商所公正解纠纷

家住儒溪镇的郭先生最近过的很不开心。

一个月前,郭先生在儒溪当地的电信业务点办理了宽带业务,想着回家可以享受互联网生活,购购物、打打游戏、看看电影,心中难免激动。但是钱交了,网络却迟迟没有开通,这下可好,不能帮老婆购物了,儿子也不能打游戏了,自己也不能看电影了,加上之前郭先生在电信办过一个免费3G升4G的业务,当初说好了不收钱,免费升级,结果变成4G后每个月都要多交80多元钱,几件事搞得全家上下对他牢骚不断,郭先生也为了些事情跑了几次电信营业部,但是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这时,郭先生想起了消费维权“110”,于是向“12315”打电话投诉,接到投诉后,负责儒溪镇的江南工商所工作人员立即赶往郭先生家了解情况,并带着郭先生到电信营业部去进行调解。通过江南所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儒溪电信营业部的工作人员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立即向临湘总部反映情况,经过紧急抢修,当天,郭先生家的互联网生活就来到了,他的4G手机升级业务也按照约定,免除了费用升了级。郭先生很开心,江南工商所的全体工作人员也为郭先生开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此处理此次事件的过程中,我部门办事人员秉公执法、不偏不倚的作风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案例2:假冒牙膏乱人眼 工商查处没商量

2015年9月14日下午,我部门接到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假人员举报,称在梅溪桥市场内发现有疑似假冒的“云南白药牙膏”在销售。对此,我部门迅速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调查。    在被投诉的店铺内,工商执法人员发现货架上摆卖有一批 “云南白药牙膏”。现场检查发现:这批“云南白药牙膏”此种牙膏与知名商品“云南白药牙膏”的名称、外包装、装潢极为相似。打开外包装夹层刮开后里面的确是正品蓝色,但着色模糊,制作粗糙;用剪刀轻刮牙膏表面,马上出现一道明显白色刮痕,而正品即使用剪刀用力刮,也绝不会出现白底刮痕。工商执法人员初步判断这批牙膏系假冒产品,随即按法定程序暂扣了这批牙膏,经清点共计81支。后经云南白药牙膏厂家打假人员鉴定,认定此次查扣的“云南白药牙膏”均为假冒产品。我部门随即做出整改决定。